美國費城天普大學交換學生心得感想

1.天普大學校區

2.回臺時的接機

學生:簡柏宏 交換學校:美國費城天普大學

這趟美國交換學生的經驗,對我來說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。剛踏進校園時,我立刻感受到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氛圍:不論是學校制度與教學方式,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,都讓我重新思考「學習」的意義。所以今天我想要用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分享我的觀察。

在學校方面,我最深刻的感受來自於他們的教學方式。教授在課堂上通常不只是單向講授,而是更強調互動與討論,如合讓學生感受到這堂課的樂趣是老師上課的核心重點,即便是電磁學、熱力學,老師都會試著讓學生感受到這堂課的樂趣,此外學生很習慣在課堂上提問,甚至挑戰老師的觀點,這和台灣傳統上以聽講為主的模式很不一樣。此外,美國學生對於學業與生活的平衡有清楚的界線。他們在課業上很專注,但同時也會積極參與社團、運動和社交活動,讓我學到「專注學習」與「適度放鬆」同樣重要。

在文化背景上,我觀察到一種更外向、更真誠的互動方式。美國人很擅長日常寒暄,無論是在走廊、餐廳,甚至搭車時,都能輕鬆和陌生人開啟話題。這樣的習慣一開始讓我覺得不習慣,但後來卻讓我體會到社交的自然與自在。同時,他們也很會表達自己的情感,不論是快樂還是壓力,通常會直接和朋友、老師或家人分享,讓情感交流更加真實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懂得享受生活,例如週末旅行、運動或聚會,這讓我反思在學習之外,也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。

而作為一名理工學生,我覺得出國交換更是必要的。首先,在社會化的層面上,理工學生不太擅長與人的互動,或是有條理的展現自己的想法,跨文化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能培養我更好的溝通能力。其次,當我比較台灣與世界的科技產業時,我發現台灣在半導體與硬體領域很強,但在人工智慧、創業與軟體發展方面,美國的生態系更加成熟與開放。這讓我有機會去思考自己未來的定位與優勢。最後,在語言能力上,每天沉浸在英文環境,不僅讓我在日常溝通上更流利,也幫助我提升專業英文的能力,這對未來的工作機會絕對是關鍵。

總結來說,這段美國交換的經驗,不只是一次短暫的學習之旅,而是深刻影響我人生觀與未來方向的轉折點。我不僅體驗到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文化背景,更意識到理工學生走向世界的重要性。這段旅程教會我如何在努力學習之餘找到平衡,如何真誠地表達自己,以及如何在全球化的科技產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這是一份寶貴的經驗,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。